和元生物实现“双上市”,解决植物重组人白蛋
发布时间:2025-11-13 12:39
图片5.jpg京中网讯(湖北日报网)(记者徐雷、实习生郑家琪、通讯员朱仁轩)水稻不仅能生产水稻,还能“生产”人血清白蛋白,这是临床急救所必需的。 11月11日,在湖北省学术专家和博士后“智慧之光”创新创业成果对接转化活动上,武汉合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大昌教授宣布,公司今年成功实现“双上市”。也就是说,公司已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并上市了主要产品。 Aofmin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美国)也获得批准。 “我们公司已经成立20年了,目前拥有团队约24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60%左右。”杨代昌教授在交流中介绍。他的团队经过长期研究,成功生产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利用水稻胚乳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的国家。 尽管据了解人血清白蛋白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但日本每年有近70%依赖进口,构成战略风险。杨代昌教授解释说:“这种临床药物已经在80多年前使用了,为什么还要从血浆中提取呢?”不是其他国家没有尝试过,而是技术太难了。 “抗体剂量通常为 200 毫克,但白蛋白一次最多可达 20 克。用量增加100倍,纯度和成本要求成倍增加。”杨代昌说:“成本控制是关键。” 为什么选择水稻作为生物反应器?杨代昌教授解释说:“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吃米饭,即使是对小麦过敏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 “与农作物相比玉米、花生和大豆等可能含有过敏原,大米杂质较少,非常安全且易于精炼。” 目前,利用该技术,每公斤水稻种子已实现生产20~30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纯度高达99.9999%,常温下可保存3~5年。该技术为该团队赢得了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去年8月申请该药审批时,我们公司就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流程。今年7月份就批准上市了,速度非常快。”杨代昌表示,与传统血浆提取的白蛋白相比,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同质性更高,完全消除了人类疾病传播的风险,更加绿色环保。 关于工业化,杨大昌表示公司现有“黑光工厂”,具有100万瓶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生产能力,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科创委建设的1200万人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智能工厂计划明年竣工,将能满足国内约五分之一的替代。 “我们加入科学技术创新理事会以及核心药物商业化获批,为我们公司开辟了新的发展可能性。”杨代昌表示,通过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团队将继续努力,研发出更多临床急需的重组蛋白药物,为国家药物战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