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中国联通”活动视频中观看湾区“大中国
发布时间:2025-11-15 12:21
第十五届全运会是粤港澳首次联合举办的体育赛事。从无“通关感”的跨境赛事,到便捷的“刷脸通关”观赛体验,大湾区以体育赛事为手段,推动规则互联、通关便捷、设施联通三个方面不断完善。 11月8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在粤港澳地区举行。这是全国自行车赛历史上首次跨界自行车比赛。比赛期间,100多名运动员六次过港,一刻不停歇。 除了运动员比赛期间的“无用通关”外,多个口岸还为全国比赛开辟了“绿色通道”。在香港,所有活动报名者都可以使用 7 秒面部识别和朋友服务16条“进出境专用通道”,享受无操作通关体验。 对于前来观看国内比赛的持票观众,24小时智能办证、国内比赛专用窗口、“快捷智能全国申办”等服务也让“一证在手,随时出发”。横琴口岸“无证”通道允许符合条件的普通围观人员“刷脸”直接通关。 “硬连接”+“软连接” 未来湾区一体化 运动员和观众顺利通关的背后,是现有基础设施提供的“硬联通”和大湾区规则机制提供的“软联通”,而且这种联通还在不断扩大。 港珠澳大桥、深中走廊、黄双海峡环环相扣。广深港高铁以“跨域”运营大湾区“30分钟交通区”、“1小时生活区”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 香港“粤车南行政策”将于11月15日生效,内地居民可驾车前往香港国际机场,往返粤港商务、就业、探亲、旅游等,将更加便捷。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768万辆私家车北上港澳。 目前粤港澳覆盖交通、中医药等36个领域。共发布湾区标准262项。 8000多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广东执业。 “跨境理财通”企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 “港澳医药器械互联互通”已惠及10000余名患者。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已在澳门批准注册并在合作区内生产的16种中药产品、食品和保健品均标有“澳门监”和“澳门监”标志。 「互联」 支持大湾区经济发展 在融合开放发展的推动下,中国三大地区之间的区域协同和产业联系也在不断深化。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将达到14.79万亿元,位居全球经济规模第一,面向世界的经贸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 在东莞-香港国际机场中心,工作人员将货物装载到托盘上,准备发往西班牙。目前,这里出口的产品全部是c符合香港国际机场“一检全通”的航空货运安检标准,大湾区大部分产品可当天直运香港。从国际机场运送到世界各地。以前,这种出发至少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东莞港航空运输供应链有限公司商务经理 罗楚云:各个环节都衔接得很完美。从工厂到登机的总周转时间减少了30%,物流成本降低了30%。 面对全球产业链关税挑战,这些“共享机场”让跨境物流更加高效便捷,助力大湾区外贸提速。这种降本增效的创新实践,就是海关、口岸、香港民航局等部门正在探索的“制度联通”。粤港澳管理局、机场管理局及其他部门。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启动,超级计算中心等多项关键科技基础设施由粤港澳共享。广州南沙聚集了3100多家港澳企业,旨在塑造制度创新成果。 不久前,由粤港澳三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投资大会”在广州举行。累计落地投资贸易项目2073个,投资贸易金额2.03万亿元。大湾区正在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发展的“引力场”。 (央视记者高晨源、陈雪婷、赵静、罗平章、瞿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