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通讯员 志诚)从百度获悉,络博快跑自动驾驶汽车已捐赠给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并基于Apollo开放平台打造综合教育实践计划,让高校快速构建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提供急需的综合性人才。目前,以络博快跑为代表的企业通过产业与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为自动驾驶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1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蓉题为《客观认识和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的文章。本文详细分析了发展的实际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替代作用有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就业结构,创造并创造大量“新就业岗位”。文章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普及应用,将催生研发、制造、应用等诸多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作为“人工智能+汽车”的典型应用,无人驾驶技术不仅将取代传统驾驶员的位置,还将重新定义生产工具,创造复杂工作、人机思维、人机协作的新范式,从而催生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人员、数据标注员、数据工程师、系统运维人员等一系列新兴职业。操作和维护工程师。此外,自动驾驶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基建诸多核心技术。具有高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的技术特点。这是新技术助力传统实体经济转型提升的力量之一。相应的产业升级也会发生,特别是在自动驾驶产业链的传感器生产、算法研发、移动平台运营等方面,形成高质量的数字产业集群,带动更多的产业和就业机会。近年来人社部公布的新增岗位中,有17个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还列出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和智能网联汽车组装、运营和维护等新职位人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院根据全国300个城市的招聘数据监测显示,2025年1月至8月,算法工程师、AI培训师、数据分析师等人工智能相关岗位需求较上年增长超100%。尤其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岗位需求逐年增加。智能驾驶研发工程师、调度算法工程师、工程师激光雷达算法工程师、地勤安全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是罗博快跑等多家企业的热门职位。很多岗位在招聘时,都有一个制度,优先考虑有出租车、公交车、在线调度等操作经验的传统司机,目的是促进传统岗位技能的转变。